设计学院综合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以人才培养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为核心,以国际化办学为龙头,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破题为抓手,力图重点打造具有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全面提升学院及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此设计学院确立了以“一个核心、两个转型、三大融合、四化建设、五项保障”为框架的综合改革基本思路。
设计学院综合改革以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为核心,目标定位在培养国家和城市建设发展所需的高端创意创新设计人才,即培养具有面向未来及国际视野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并重的高层次设计人才。基于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国家对未来设计人才的实际需求,该院重点从审美眼光提升、设计逻辑思维的训练、实战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引导学生在从发现到认知再到创作表现的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优秀设计人才。我校是一所具有深厚人文积淀与传承的大学,设计学院依托于学校优质的人文学术资源和高端的学术文化平台,将社会责任的担当、文化视野与素养的提升和独立自由的灵魂塑造,作为学院学生培养的根本目标。
为了学院综合改革试点中最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设计学院力图在改革中实现两大转型、三大融合。两大转型是指实现学院从规模化办学向精品特色建设转变、从目前国内设计院校普遍实行的职业化教育体系向大学教育体系转变。三大融合是指设计学院在坚持学院人文设计的核心定位和基本教育理念的框架下,以设计与艺术人文的融合、设计与先进技术的融合以及设计与商业模式创新的交叉融合作为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基本方向。为此,设计学院积极推进自身的“四化建设”,也就是“精品化、特色化、国际化、精英化”建设,并以此来架构设计学院改革发展的基本战略框架。
精品化建设针对的是设计学院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规模的设定问题。保质减量是学院精品化建设努力的方向,逐步控制和缩小学院的招生数、有效控制学院的发展规模、坚持小班化教学的方向。特色化建设一是指学院以人文设计和追求审美品质的人才培养为整体特色;二是指专业特色的建设,而专业特色的建设将从“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两个方面着手。所谓“重点突破”是指选择一到两个专业,通过特色化的建设,使之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水准。所谓“全面提升”是指学院所有的专业都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使之能在周边院校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国际化建设旨在结合学院的内涵建设,一方面加强和提升学院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另一方面是借力弥补学院的专业短板和教学水平差距。对于设计学院来说,国际化办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倒逼机制”,即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机制以及优质资源,倒逼学院向世界一流的设计教育水准看齐,借以提升学院整体的办学质量和水准。国际化办学并不等同于教学内容的全盘西化,相反,设计学院将在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努力在西方载体、中国文化和时代精神及当下语境的融和之中探索并建立起真正属于中国未来的设计语境。设计学院国际化办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形成人才国际化、教学体系与标准国际化、教学管理模式与环境国际化、学生管理与服务模式国际化的办学格局。